843.6公斤! 大足八旬老人破我市中稻亩產紀录
20130806811279094145青翠的巴岳山下,大足区八埝坝子上的稻谷黄八埝坝子土地肥沃、日照充足、山坪塘星罗棋今年,拾万镇承担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超级稻种植方式和原来的老办法有何不同?这“今年的长势真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一年!”杨随机抽取三块具有代表性的上中下等田块后,按今年每公斤1.35元的收购价计算,杨泽今年10月,杨泽才还将收割一次再生稻。杨“按‘老黄历’来种田不得行!”测产后,杨发布日期:2013-8-6 8:12:05 新闻来源:重慶日报
20130806811279094145.jpg (175.17 KB, 下载次数: 0)
2013-8-6 19:35 上传
杨泽才老人正在将收获的稻谷装袋。记者 罗芸 摄
青翠的巴岳山下,大足区八埝坝子上的稻谷黃了。8月4日下午,當专家兴奋地报出“亩產843.6公斤”时,田块主人、拾万镇八埝村80岁的杨泽才惊得张大了嘴巴。据了解,这个产量也刷新了我市中稻亩产最高纪录。
八埝坝子土地肥沃、日照充足、山坪塘星罗棋布,是“一碗泥巴出一碗谷”的好地方。自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动以来,杨泽才家近两亩稻田亩产逐年提高,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200多公斤,提升到去年的近600公斤。
今年,拾万镇承担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廣项目和中稻—再生稻增产模式攻关示范项目,杨泽才的田块也被纳入百亩攻关片范围。
超级稻种植方式和原来的老办法有何不同?这位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老人认真想了想说:“还是有很多不一样。”比如,今年是2月23日交给专业育秧队育秧,仅播种时间就比往年提前了四五天;插秧时,杨老汉和儿子、农技人员牵着绳子手工插的宽窄行,每亩窝数达到9568窝,比往年高出近1/3;病虫害防治,由镇里的专业植保队背着现代化喷霧器下田统防统治……
“今年的长势真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一年!”杨泽才站在稻田里,一边收割一边对记者说。为了蓄留再生稻,杨泽才的田块采用人工收割。
随机抽取三块具有代表性的上中下等田块后,经四川省农科院、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總队、市农委、重庆大学的专家测量,拾万镇部级超级稻示范区百亩攻关片、千亩核心片和万亩辐射片亩产分別为795.2公斤、749.1公斤、696.0公斤。在抽取的上等田块中,杨泽才的田块亩产最高,比2007年梁平县梁山镇八角村创下的亩产839.1公斤纪录还高出4.5公斤。
按今年每公斤1.35元的收购价计算,杨泽才这块田畝产值达到2265元,去掉亩生产成本1300元后,亩纯收益为965元。种超级稻,今年的生产成本比去年高30元,但纯收入增加682元。
今年10月,杨泽才还将收割一次再生稻。杨老汉根据经验估计,如果天公作美,再生稻的亩产不会低于300公斤,每亩还将再收入六七百元。
“按‘老黄历’来种田不得行!”测产后,杨泽才捧起一捧颗粒饱满的谷粒乐呵呵地说,“按农技员教的技术,像我们这样的坝子,能一碗泥巴出两碗谷!”(记者 罗芸)
页:
[1]